“金税四期”来了!!未来3年税收征管趋势发布!
金税四期年底即将建成,未来必是“严监管”!在此趋势下,纳税人将何去何从?

年底完成!
“金税四期”来了!
王军局长在“一带一路”税收征管论坛上的发言表示,“金税四期”将于今年年底完成!
金税四期自提出以来,财务界沸沸扬扬,其实它并不神秘,只是一次对目前金税三期系统的升级,以实现对“非税业务”的全面监控。
很多的功能在金税三期后时代也基本实现,如果企业合法合规的经营,金税四期它并没有想象中的“可怕”。
而伴随着金税四期,提出了“以数治税”、“税银互通”等名词,从这些名词的背后,我们也能看见未来3年的征管趋势必然是“严监管”!
总而言之,在金税四期上线后,企业再想动歪脑筋肯定是行不通了!

未来3年税务征管趋势
中办、国办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》,在《意见》中指出了未来税收征管的新趋势。
一、2022年:三全&三性(基本已经实现)
基本构建起全面覆盖、全程防控、全员有责的税务执法风险信息化内控监督体系,同时在税务执法规范性、税费服务便捷性、税务监管精准性上取得重要进展。
二、2023年:三转变&三自动
1. 基本建成“无风险不打扰、有违规有追究、全过程强智控”的税务执法新体系。
2. 基本建成“线下服务无死角、线上服务不打烊、定制服务广覆盖"的税费服务新体系。
3. 基本建成以”双随即、一公开“监管和”互联网+监管“为基本手段、以重点监管为补充、以”信用+风险“监管为基础的税务监管新体系。
除此之外,2023年基本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数据、自动计算税额、自动预填申报,纳税人缴费人确认或补正后即可线上提交。
三、2025年:三全&四个一
2025年,将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,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,实现全领域、全环节、全要素电子化。
同时,实现法人税费信息“一户式”、自然人税费信息“一人式”智能归集,税务机关信息“一局式”、税务人员信息“一员式”智能归集。

重点稽查!
8大领域5项行为
《意见》指出,要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监管。对逃避税问题多发的行业、地区和人群,根据税收风险适当提高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比例。对以下8个行业和领域重点关注,5种涉税违法行为重点查处!
8个重点关注的行业和领域
农副产品生产加工、医疗美容、废旧物资收购利用、中介机构、大宗商品购销、直播平台、营利性教育机构、高收入人群股权转让
5项重点查处的涉税违法行为
虚开(及接受虚开)发票、虚列成本、隐瞒收入、利用新型经营模式逃避税、利用“税收洼地”和关联交易恶意税收筹划

这9种避税行为
查到必罚!
一、隐瞒收入
有些企业利用私户、微信、支付宝等收取货款来隐匿部分收入,或存在大额收款迟迟不开发票,或给客户多开发票等等,注意了,以后还这样操作可要小心了!
金税四期不仅仅通过你申报的数据,来核实是否异常。可能还会通过企业银行账户、企业相关人员的银行账户、上下游企业相关账本数据、同行业收入、成本、利润情况等来稽查比对。
且央行早已施行了大额现金管理试点,公转私、私转私都将会严查!
三种情况,会被重点监管!
(1)任何账户和现金交易,超过5万;
(2)公户转账,超过200万;
(3)私户转账超过20万(境外)或50万(境内)
二、虚列成本
主营成本长期大于主营收入,如:
(1)公司没有车,却存在大量的加油费;
(2)差旅费、会议费、咨询费等异常;
(3)工资多申报或少申报;
(4)买发票,多结转成本,后期红冲或补发票;
(5)计提了费用却迟迟没有发票等等
这些都是严查的重点。
三、买发票
有些企业一缺成本费用,就想到了买发票,殊不知,你省的那点税,还不够罚款的。
且买发票属于虚开发票,搞不好还会背上刑事责任。
即使你走了账,签订了合同,货物流却没办法一致,一查一个准。
四、对开发票、环开发票
对开、环开发票,说白了,就是基于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,我给你开,你给我开或者再加个第三方。虽然它们都是闭环抵扣,最终未少缴税,但递延了纳税,行政法上还是会按虚开发票处理。
用上述方法“避税”的企业,要注意了,一旦被查,不但你的进项要转出,你开出去的发票也要缴税,还要面临巨额罚款,真真是得不偿失!
五、故意用现金/个人卡发工资
有些公司为了避税,故意用现金/个人卡发放工资,一旦被查,明眼一看账务就是有问题。现在都什么时代了,还发现金,用这种方法避税,不就等于说公司有问题吗?
注意以下9类交易容易被稽查
1. 现金交易超5万
2. 公转公超200万
3. 私户转账金额过大(境内转账超50万、境外转账超20万)
4. 规模小但流水巨大
5. 转入转出异常(分批转入集中转出、集中转入分批转出)
6. 资金流向与经营无关
7. 公户私户频繁互转
8. 频繁开销户
9. 闲置账户大量交易
六、用现金收支货款
有些企业自认为很聪明,虚开发票,对方不打款,直接填写收据入账,自认为账都做平了,就万事大吉!我就很好奇你账上的钱是怎么平掉的,用现金发工资还是用现金平借款?
一旦被查,频繁用现金收支款或存在大额现金收支款,这就不只涉及虚开发票了,还有可能牵扯出少缴社保、少缴个税等一连串问题,罚款必不可少,责任人还有可能锒铛入狱。
七、到处找发票抵税
有些企业为了少缴税,还真是把“避税”用到极致。
比如:员工工资7000元,其中2000元必须拿票来领工资,长期以往,你公司的费用不会异常吗?
八、大量员工个税零申报
有些公司为了避税,个税长期零申报,员工工资以前都是3500元以下,现在倒提高了,都在5000元以下,永远都是跟着个税起征点走,不查你查谁!
九、代缴社保
一些企业为了少缴税,就帮人代缴社保,一是,企业可以光明正大的做工资抵税(代缴社保人的工资一般采用现金形式平账);二是,代缴社保还可以收点手续费。
在这我只能说,一旦被查,不但涉嫌偷税,还涉嫌骗保,那时候不仅仅是罚款那么简单了,还会面临刑事处罚。
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~